11月15日晚,家住封控区的81岁陈婆婆突发剧烈腹痛。重庆海吉亚医院120医生到达现场后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穿孔,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但陈婆婆是封控区患者,且无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家属非常着急。时间就是生命,120医生紧急向总值班汇报后,医院当机立断立即开辟绿色通道,秉着“入院即治”“生命至上”的原则,多学科通力合作,连夜为陈婆婆实施了手术,使其转危为安。
从重庆海吉亚医院急诊科120出诊医生张平处得知,陈婆婆一周前吃冬枣后出现腹痛腹胀,在家附近的医院CT检查发现肠道内有枣核样异物,在肠镜下将其取出;但肠壁已经出现了穿孔的迹象,考虑到患者年龄大,遂采取保守治疗。
岂料,11月15日晚陈婆婆腹部剧烈疼痛,考虑到病情加重,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由于所在医院手术条件受限,家属拨打了重庆海吉亚医院的120急救电话,这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紧急入院后,结合院内外检查结果,医生判断陈婆婆是因被枣核尖划伤肠壁,后续溃疡扩大继而穿孔。尽管陈婆婆于封控区又无24小时核酸报告,但考虑到陈婆婆已81岁高龄体质差,且病情危重,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丝毫未犹豫,身穿防护服为陈婆婆实施了紧急手术。
术中腹腔镜探查找到乙状结肠穿孔处
手术医生张金伟主治医师说,陈婆婆乙状结肠中段处有约1厘米穿孔,周围肠壁缺血坏死,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严重炎性水肿、增厚,中下腹腔及盆腔有大量黏稠的脓性积液,无肠穿孔修补条件,因此由腹腔镜微创手术中转开腹,行肠粘连松解术+坏死肠切除术+远残端封闭、近端单腔肠造瘘术。
由腹腔镜微创手术中转开腹行肠粘连松解术+坏死肠切除术+远残端封闭、近端单腔肠造瘘术
这台急诊手术从晚上11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多才结束,经过急诊科、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紧急救治,陈婆婆最终转危为安。
手术结束后,陈婆婆核酸报告显示为阴性,并在第二天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抗感染治疗。
谈及本次急诊手术的感受,重庆市“医学头雁人才”称号获得者,重庆海吉亚医院外科副主任王海说:“患者感染很重,穿孔处周围组织水肿,术中极易出血,加之防护服不透气,防护面罩影响视野等都给手术造成了一定难度,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但我们齐心协力,克服难关,看到陈婆婆脱离危险,我们再累也是值得的”
外科王海副主任与张金伟主治医师术后脱掉防护服,全身衣服被汗水浸湿
重庆海吉亚医院张鸿飞院长表示:自本次疫情封控以来,海吉亚医院按照市有关疫情防控要求,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制定了封控区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及相关医疗救治预案,已经为多名无核酸阴性报告和黄码的危急重症患者实施紧急医疗救治。张院长最后说到:当前是非常时期,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责任与使命,将抢救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
|